一片甲骨驚天下。作為甲骨文的故鄉,安陽通過眾多新穎的方式,助力這古老文字煥發出新活力。其中,甲骨文郵局成為熱門打卡地。
紅色郵票造型與黃色甲骨文“福”字交相輝映,周圍點綴著甲骨文十二生肖造型……7月7日,記者來到位于安陽市文峰大道郵政大廈一樓的甲骨文郵局,在郵局外,甲骨文元素便映入眼簾。
方寸天地“郵”安陽
“甲骨文郵局稱得上咱安陽文化的‘微縮博物館’。每到周末,我們組織開展‘文化講堂’活動,邀請集郵專家及甲骨文相關專家依托小小郵票來講中國故事、講甲骨文化,頗受歡迎。”安陽郵政業務部負責人張海芳邊帶領記者參觀邊介紹。
據了解,甲骨文郵局聚焦文化場景建設,以“文化+郵政”的融合模式,深度挖掘安陽歷史文化底蘊,開放兩個多月以來,吸引了無數郵迷和甲骨文愛好者,成為地方文化宣傳的獨特窗口。
“國家名片上的安陽”展區格外引人注目,《紅旗渠》《殷代銅器》《殷墟》等郵品悉數亮相。“這塊區域陳列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郵政發行的安陽題材的紀特郵票,生動呈現了安陽在國家郵政史上的獨特印記。”張海芳說。該展區還展示了自2006年殷墟申遺成功以來,圍繞安陽市重要活動、文化事件發行的個性化郵票及紀念封。“這些郵票及紀念封串聯起安陽從殷商文明邁向現代發展的壯闊歷程,讓三千多年的歷史底蘊通過郵票這一方寸天地,鮮活地呈現在大眾眼前。”她說。
創意甲骨“活”起來
甲骨文郵局內,寫有祝福語的甲骨片、獨具特色的甲骨文“安陽”背景墻、鐫刻著甲骨文的百家姓墻等一步一景,每一處都是游客喜愛的拍照打卡點。
“我很喜歡集郵,也經常到全國各地的特色郵局打卡。如今,家鄉安陽有了甲骨文郵局,令人驚喜。我會將其推薦給更多外地朋友,讓他們到我的家鄉,打卡甲骨文郵局,了解甲骨文化。”安陽籍大學生趙國棟說。
“安陽郵政文創產品”展區人氣火爆。甲骨文手鏈、甲骨文明信片、甲骨文印章等文創產品各具特色。該展區展示了安陽郵政策劃開發的系列兼具文化內涵與實用價值的郵政文創產品,讓安陽文化“可觸摸、可攜帶”。
“這款新推出的有聲明信片是‘明星產品’之一,游客通過掃描明信片上的二維碼,便會出現對應景區的簡單介紹。雕刻版明信片使用‘凸版印制+四色膠印’工藝,以線稿形式將安陽的歷史元素、地標建筑、特色文化等表現出來。”張海芳如數家珍。
“我在網上刷到了甲骨文郵局,參觀完中國文字博物館后馬不停蹄趕了過來,買了一份《千字甲骨文》郵冊,又入手了一些有安陽元素的冰箱貼和明信片。其實每款產品我都喜歡,恨不得把它們全帶回家。”來自河北省邯鄲市的游客李先生說。
品讀經典沉浸式
在甲骨文郵局一角,是甲骨文書屋。50平方米的獨立場所內,幾列書架上整齊擺放著涵蓋甲骨文專業書籍、文學名著、少兒教育等圖書。
“除了提供郵政服務,游客還可以在甲骨文郵局學文字、讀歷史、品經典。”張海芳告訴記者,下一步,書屋將作為研學基地承接中小學生研學活動,并與集郵基地聯合開展文化活動,讓青少年和郵迷沉浸式感受甲骨文的魅力。
近年來,安陽郵政深入挖掘本地文化特色,豐富文創產品體系,扎實推進主題郵局建設,在中國文字博物館、殷墟遺址、紅旗渠等地開設特色主題郵局,將郵政文化和殷商文化、紅色文化有機融合。安陽市有關負責人表示,甲骨文郵局的設立,是安陽在文旅融合發展道路上的又一次創新探索。下一步,安陽將聚焦打造殷墟甲骨文世界級文化地標,持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挖掘文旅消費新業態,將文旅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