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工作人員走訪果農,了解銷售寄遞需求。 □錢躍輝 攝
在云南省師宗縣五龍鄉枇杷種植基地,郵政攬收員穿梭于果樹間,將一筐筐新采摘的枇杷打好包,裝上郵車,伴著晨曦出發,運往全國各地。在水果上市季節,這已成為師宗縣郵政分公司服務農戶的常態。
政策鏈護航 激發新動能
“要把農產品銷售作為當前郵政寄遞發展的主攻方向,激活郵政服務鄉村產業振興的新動能。”師宗縣分公司領導的話擲地有聲。隨后,師宗縣分公司成立專項工作組,按片區進行走訪,根據縣域農產品分布劃分“作戰”區域:五龍鄉的枇杷、沃柑,高良鄉的薏仁米、野蜂蜜、葡萄柚,葵山鎮的面條,龍甸村的獼猴桃、香米糍粑。
緊接著,工作組統籌電商、寄遞板塊的資源,繪制“作戰圖”,分片區組織電商管理員、快遞攬收員上門服務,為農特產品量身打造電商銷售方案。利用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渠道發布農特產品信息和宣傳短視頻,介紹種植過程、產品特點、營養價值、食用方法等;通過郵樂、抖音直播,讓更多外地客戶零距離了解師宗農特產品,拓展網絡銷售渠道。根據農特產品訂單路向制定郵寄報價,提供包裝方案,組織物流運輸;售后服務人員做好郵件信息跟蹤,對破損農產品郵件及時做好理賠,全力保障農特產品快收快寄。
產業鏈協同 構建生態圈
“龍甸香米糍粑采用民間傳統工藝制作,口感香糯,糯而不黏,韌而不柴。高良葡萄柚,果肉晶瑩剔透、飽滿多汁,口感甘甜,帶有天然的清香。”郵政直播間里,主播小姐姐熱情地推介當地農特產品。
師宗縣分公司以“產業鏈協同+生態圈構建”為抓手,為地方農特產品打通“從田間到云端”的全鏈路通道。通過整合物流資源、搭建農村電商平臺,與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建立產銷對接機制,聯合10家農業龍頭企業舉辦“農產品上行推介會”;與昆明市的3家連鎖超市建立直供合作,為果農牽線搭橋。針對沃柑、枇杷、香菇、葵山面條等特色農產品,推出“定制包裝+倉儲配送+郵樂電商”一體化服務方案,暢通農戶對接商超、電商平臺的渠道,破解農產品“出山難”問題,構建起“郵政搭臺、農戶受益、產業升級”的鄉村振興生態圈,讓鄉村土特產流通更為便捷,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今年上半年,師宗縣分公司共銷售農特產品30萬元,完成農產品寄遞近3萬件。郵政“電商+寄遞”的銷售模式正成為越來越多農村經營主體的第一選擇。
服務鏈下沉 破解“流通難”
“枇杷上市時,我每天5點多就到果園和鄉親們一起采摘、裝箱。鄉親們教我選果,我教鄉親們打包,大家一起忙碌,累是累點兒,但我也很開心!”攬收員楊永青笑著說。裝箱時,楊永青會特別叮囑農戶,箱底要墊上防震紙,側面要塞上氣泡柱,裝枇杷時更要輕拿輕放。
師宗縣分公司為生鮮水果開辟“綠色通道”,郵車到達郵件處理中心后,給予優先處理、優先發運,確保當天收寄的生鮮水果當天發運完畢?!拔覀儠谏r水果的外包裝貼上綠色面單,提示每個環節都要優先處理?!睏钣狼嗾f。
電商管理員朱雪艷每周都要驅車前往鄉鎮網點,往返一趟就要60多公里??矫鏃l客戶李春先不懂電商銷售,朱雪艷就手把手教他注冊網店,指導他宣傳引流?!翱粗顜煾低ㄟ^手機把葵山面條賣到省內外各地,我覺得自己在山路上就沒有白跑?!敝煅┢G不無自豪地說。
從枇杷基地到電商直播間,從面條作坊到城市商超,師宗縣分公司以“政策惠農、服務便農、產業興農”為抓手,將銷售寄遞網絡化作鄉村振興的經緯線。當一件件貼有“中國郵政”標簽的農特產品包裹奔向全國各地,背后是千萬農戶的增收希望,更是郵政服務地方經濟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