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投網是郵政寄遞的核心競爭力,攬投能力不足會影響時限和攬收,是制約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因此,中國郵政一再強調,要通過改革打造運行高效、服務優質的攬投服務平臺,更好地支撐和促進寄遞業務發展。近年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浙江郵政持續深化攬投網改革,聚焦重構進口網絡、重塑投遞網絡和強化科技賦能等重點工作,初步形成了攬投網改革的“浙江經驗”。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以下簡稱“浙報集團”),浙江省杭州市郵政分公司寄遞業務的老客戶。自從2019年浙報集團搬到新址辦公后,收發快遞大多由附近的杭州郵政德勝攬投部負責。
“原來叫郵政快遞員過來收郵件,總說在忙著送郵件。但從今年開始,他們基本上能做到隨叫隨到?!泵鎸τ浾叩牟稍L,浙報集團負責收發快遞的工作人員對杭州郵政寄遞服務的變化很是贊賞。
同樣對杭州郵政伸出大拇指的還有家住濱江浦沿的退休人員陳美英。喜歡收藏舊物的她經常收發快遞?!澳芊耠S叫隨到”是陳美英評判快遞服務好壞的重要標準。她說:“我現在大多選EMS。因為方便,打個電話,快遞員很快就過來。”
杭州郵政客戶切身感受到的用郵變化,來自2024年以來郵政攬投員日平均攬件的時長同比增加約3.5小時。其背后是近年來浙江省郵政分公司全方位對標社會快遞企業,通過改革投遞方式、作業模式、組網模式,全面增強攬投能力、提高攬投效率,實現攬投網從生產作業型向經營服務型轉變的創新實踐。今年1月至6月,浙江郵政寄遞活躍客戶達104661戶,同比增長14.8%。
打破行政區劃 進口郵件網絡5級變3級
點多面廣是中國郵政網絡的特點和優勢所在,但也帶來經轉層級多、處理時間長等問題。也正因為此,集團公司著力推進寄遞網“六大改革”,提出“要打破行政區劃,重構寄遞網絡。其中,在攬投網改革方面,要基于業務量、市場狀況動態調整,優化網絡布局,提升攬投能力”。
在攬投網改革這個層面,浙江郵政以建設投遞中心為路徑,打破以行政區劃組網的傳統模式。2024年以來,浙江郵政重塑進口郵件網絡,以日均進口量2萬件為標準,對郵件進口投遞網絡尤其是縣(區)以下網絡進行調整,共建成210個投遞中心。
浙江郵政寄遞事業部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莊郁告訴記者,浙江郵政將日進口量大于2萬件的縣級郵件處理中心裂變為多個投遞中心;將進口量小于2萬件的縣級郵件處理中心與其下面的攬投部進行整合,成立投遞中心。調整后,浙江郵政省內進口郵件分揀中轉層級由5級(省際中心—市中心—縣中心—投遞部—客戶)減至3級(省際中心—投遞中心—客戶)。
打破行政區劃,讓郵件進口網絡組織模式發生了巨變,給浙江郵政帶來諸多“鯰魚效應”。投遞成本的降低最為直觀。莊郁說:“相比2023年,2024年浙江郵政郵件處理環節成本同比下降了近30%?!?/p>
東陽市郵政分公司南馬投遞中心建設前,郵件從華東中心經轉東陽處理中心分揀,再下行到南馬,件均成本為0.28元。作業流程優化后,郵件從華東中心直發南馬投遞中心,以分揀機投入及場地改造費用(剔除相關補貼)計算件均處理成本為0.051元、運輸件均成本為0.169元,合計0.22元/件。
2024年,在浙江郵政,與郵件處理環節成本一起壓縮的還有時限。網絡調整后,杭州郵區中心對海寧市郵政分公司的4個投遞中心進行直封直運,讓郵件經轉時限縮短了12個小時。2024年10月15日,南馬投遞中心投入使用后,快包和特快郵件的投遞出班時間分別提前1小時和1.5小時。
南馬投遞中心攬投員張龍平說:“公司還給我們配備了一套業內先進的自動分揀機。大體來說,原來一天兩個投遞頻次,我們手工分揀作業要兩小時。而現在,我們兩個頻次郵件的分揀時間不到40分鐘?!?/p>
在浙江郵政,大家對于攬投網改革有一個共識——攬投網改革是一項復雜、長期且動態發展的系統工程;這項改革是對投遞網按產品進行重新定義的過程,是通過新質生產力對投遞網進行提質增效賦能的一個過程。
堅持市場導向 不同業務實行分網專營
“打破行政區劃,重構進口郵件網絡之后,我們立刻開展的是重塑投遞網絡,在核心競爭地區實現不同產品的分網專營?!鼻f郁說。
快遞市場是一個近乎完全競爭的市場,快遞業務是充分競爭的業務。對于中國郵政而言,經營的特快專遞和快遞包裹兩種競爭性業務,服務對象、服務標準、時限要求不盡相同。在業務量巨大的核心競爭區,浙江郵政對這兩種業務的發展有所側重。
近年來,在業務發展核心區,浙江郵政以“投得快、攬得多”為目標,遵循“對標競品、布局相隨、數量相當”的原則,做好特快攬投部布局優化,實現特快郵件專網收投,從而提升服務品質。同時,抓住投遞中心建設的契機,加快自提點建設、加大甩點直投力度,推動快包攬投部實行集約化投遞,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020年以來,浙江郵政累計投入1.2億元用于特快攬投部建設,特快攬投部從151個增加到507個,攬投人員從1706名增加到5908名。今年上半年,浙江郵政繼續配套1500萬元用于特快攬投部遷址、增員擴段、增加營銷力量,繼續加密核心區域布局。特快攬投網的組建,讓特快郵件實現了直封直發、單網下行和上機分揀,在縮短郵件內部分揀時長的同時,有效增加了外部工作時長,充分釋放攬投員營攬時間。
在杭州郵政濱江浦沿特快攬投部,濱江區郵政分公司經理陳超告訴記者,分網后,攬投員走訪和開發客戶的時間日均增加了3.5小時。放眼浙江郵政,2024年全省郵政特快攬投部收入增長23.9%,高于全網7.9個百分點。今年截至6月底,特快郵件的及時妥投率由去年同期的94.8%提升到98.4%。用莊郁的話說,特快攬投網建設的提速為今年浙江郵政寄遞業務的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
不同于特快網的加快建設和特快攬投部的持續增長,快包網和快包網點的建設則呈現出集約化的趨勢。在浙江郵政的理念中,快包網的改革要推行投遞中心模式,通過攬投部適度集聚,以“N→1”“N→1+N”的集聚模式提升內部處理效能,推進郵區中心直封直運,實現全省進口郵件二次分揀到段,提升整體質效。截至6月底,浙江郵政原有的472個綜合攬投部已經整合為155個投遞中心。記者獲悉,金華郵政通過下官橋投遞中心建設,人均外部投遞時間增加4小時/天,人均投遞件數由360件/天提升至535件/天,效能提升48.6%。
莊郁說:“快包網的改革并不單單是投遞中心的建設,還有自提點和甩點直投的推廣和應用。”近年來,浙江郵政大力推進自提點建設與快包甩投。截至目前,浙江郵政以“自有+社會”“城市+農村”“網點+站點”各類驛站建設為契機,使用自提點共計3.7萬個,其中自建自提點1.8萬個;通過處理中心、直投中心的建設,實現快包甩投率65.49%,居全國郵政第一位。對比2020年和2025年前6個月數據,浙江郵政快包件均投遞成本壓降了0.55元。
強化科技賦能 攬投網走上數智化之路
當前,隨著前沿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快速滲透,數字科技對寄遞行業的顛覆已從最初的萌芽狀態發展為一場根本性、全方位的產業革命。深入剖析浙江郵政攬投網改革的過程,記者發現,科技賦能是貫穿全流程的存在。
如今,浙江郵政攬投員在下段投遞郵件時,系統可根據單號所對應的收件人地址進行智能分堆,并在下段時語音提示道段內的分揀堆位。
在杭州市德勝攬投部,記者發現,攬投員在出班時就已經從系統上清楚地看到自己投遞郵件的區域方位——通過智能分堆功能,攬投員無需逐件識別郵件詳細地址分堆排段,可大幅提升作業效率,縮短內部作業時間,延長外部作業時間,從而提升整體投遞效率。
但相對于行業發展趨勢,中國郵政攬投作業的科技含量還有提升空間。德勝攬投部攬投員楊奇告訴記者,跟自己比,咱們郵政的科技賦能進步很大;但競爭對手跑得更快,他們已經能做到郵件按投遞員姓名劃分好后再送到攬投部。“在杭州,很多競品的攬投部不再進行分揀作業了。郵件到了站點,攬投員直接拉著就送件了!”德勝攬投部負責人樓崗感慨地說。
當前,快遞產業數智化浪潮已呈不可逆之勢,新質生產力加速迭代,而郵政寄遞數智化轉型尚處于起步階段,在數字基座構建、智能算法應用、全要素數據治理等核心領域存在短板。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郵政正在迎頭趕上!浙江郵政攬投網的改革就是個典型代表。
從161臺自動化分揀設備在投遞中心的投入使用,實現了攬投部內部處理的“革命”;到投入49臺無人車,建成45個無人驛站,讓郵件投遞能力處于全國郵政前3;再到自主研發數智化攬投平臺,系統性解決投遞人員熟練度低、投遞管理精細化程度不高等痛點、難點問題,對撥打攬投員電話未接的客戶投訴進行智能語音轉呼,及時承接、處理客戶訴求……在浙江郵政攬投網改革中,科技賦能從無到有、從弱變強,攬投網正在向數智化的方向轉變。
回顧近些年浙江郵政攬投網改革的歷程和成效,能給中國郵政寄遞業務的各項改革以啟迪和借鑒。
在浙江郵政看來,快遞行業發展到今天,已進入高度競爭的時代??蛻粢催x擇郵政,要么干脆不用郵政。推進高水平市場化體系建設,本質就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下,資源配置不只是要素資源要按市場規律優化配置,更包括郵政寄遞的運營方式、商業模式、管控模式和IT系統等都要跟著行業最優走;要運用好“三個視角”“三大規律”,深入分析差距背后的根源,制定針對性措施解決問題,不斷向行業最優看齊,從而實現資源配置的效率最優化、效益最大化,確保在夠量市場、戰略市場形成優勢。唯其如此,郵政寄遞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生存發展。